光电子所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 论文 正文

徐文涛

近十年以通讯/一作共发表论文68篇, 包括Science、Science Advances、Matter各1篇、Nat. Commun.3篇、Adv. Mater. 和ACS Nano各2篇、Adv. Funct. Mater. 3篇、Nano Energy 4篇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Research、Sci. China Mater.和Mater. Chem. Front.等国内高水平期刊。2项工作入选Science、Nature、Nature Nanotechnol.的研究亮点,多项工作入选 Adv. Mater.等杂志的封面。申请专利40项,其中12项已获授权。参编著作2部。2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为分会主席主持会议,15次做邀请报告。担任SmartMat、InfoMat、Chinese Chem. Lett.等多个期刊的青年编委。

1)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研获柔性人造传入神经,重现了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赋予人造皮肤感知能力。该工作被 Nature 评为研究亮点,称这一开创性研究有望实现人机兼容新途径:可应用于人工假肢,使其直观感知外界刺激,为截肢者和神经瘫痪者恢复肢体功能提供有效帮助;有望应用于软体机器人,使其具有类似于人的信息识别与记忆功能,从而在极端工作环境中替代人。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未来人造皮肤与人工假肢触觉传入、兼容性人机接口实现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首次提出并证实不同神经递质切换的模拟机制及人造运动神经可切换控制原理,率先成功研制出可对人造肌肉不同运动方向切换控制的国际首条人造传出神经,这种完全模拟神经信息传输原理的控制体系与传统控制体系相比,具有更好的生物神经逻辑兼容性,为类人操控系统、人机交互和人造假肢提供了原理上的参考;系统开展关于人造突触功耗降低和对电压响应灵敏度提高两大方面的研究,提出并证实利用电解质和纳米功能材料结合体系中高效离子扩散可实现突触器件功耗降低和电压响应灵敏度提升,研制出迄今为止,功耗最低、对电压响应灵敏度最高的两端人造突触。


3)深入研究先进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案与构效关系,制备出一系列光电性能强、量子效率高、机械柔性韧性好等高性能低维纳米材料,设计基于低维纳米材料的神经形态器件结构,深入研究构效关系,建立了低维神经电子材料体系,为人造神经体系提供材料设计原理和工艺支撑。


版权所有: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同砚路38号电光学院大楼E区  

Top